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65|回复: 0

如何玩转美国历史同步课课堂

[复制链接]

458

主题

0

回帖

0

精华

初来咋到

积分
0
比特币
1286
威望
0
注册时间
2019-2-14
发表于 2019-9-19 20: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金马蹄手机资讯

持牌电工 张先生

心理热线

新客户广告位
更多广告请点击
中文黄页
  本文作者李飞舟,北京新东方美高精英计划教师,主要教授:托福口语、美国历史同步课、OWE美国小学同步课,四年留学经历,对英语教学有深入研究。
$ e9 N/ I3 c2 x! f, B  在美国读高中历史,尤其是美国史,不论是作为社会科学课里的一部分,还是独立出来的一门课程,都是必修内容。所以,即将前往美国读初高中的孩子们都将面临历史课程的学习。这对于大部分没有国外学习经验的学生们是个不小的挑战。- ~0 `8 K/ r4 n) D4 N/ H3 u0 d
  1
9 O( i8 V2 r" J% a7 [) o# b$ Z6 t! l  历史同步课的意义是什么?
) n+ Z2 ?, t' q/ O. n  与国内不同,美国的历史课堂更强调形成观点,也就是论证的过程,这是因为美国的人文学科教育鼓励critical thinking,即批判性思维的能力。所以,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还要具有筛选信息、合理推测和笔头呈现的能力,而这在国内大部分的小学和初中都不是课堂的重点。4 d! }5 A; s! ~( }
  其次,10年级前历史课程的学习与AP、IBDP等课程体系的历史教学考试的思路一致,能够培养学生思维、打好基础并过渡到更高难度;再加上SAT阅读部分中常常以美国历史事件作为文章背景,  提早进行与美国课堂难度对标的历史学习,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C! r) y! ^2 K1 a: ?
  2. q/ r0 R$ m8 A/ B7 n
  如何利用同步历史课堂促进有效率的学习?
2 t7 d" E9 A+ Q$ W  为了培养上面提到的美国中学历史课程对于学生能力的要求,我把内容、难度与美国中学历史教学对齐的历史同步课堂划分为三个部分:介绍背景信息与事件经过、在课堂讨论中引导学生得出符合本能与逻辑的结论、总结与归纳。
/ N2 o" o( ?7 D% B, N$ z* [8 F  掌握事件的时间框架和过程是学习历史的基础。目前北京新东方同步课所使用的Access系列教材,对于美国史与世界史的覆盖得很完备。这套教材被ESL系统所使用的教学材料,专门为非英语母语学生编写文章。难度适中,易于理解。
7 o( v+ q) M: a# O3 e$ N( ?  当然,教材上的知识点只是课堂中的一部分,鉴于标化历史考试中对于一些细节的史实和事件的考察越来越多,我还会在课上结合其他美国历史标化考试的备考材料,比如《the American Pageant》来补充一些历史人物与事件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3 X9 [* l3 ^- a+ P1 H7 {
  课上的讨论往往是每堂课最有趣的部分,我总是鼓励孩子说出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他可以全然认为南北战争是弊大于利的错误,或者杰克逊是个彻头彻尾的恶棍总统。每个人都被允许自由地发表意见。这部分的重点在于每个学生必须阐明自己的论述的过程,论点在展开上层与层之间的关系是否是站得住脚,经得起推敲的。
' h; A, I+ P0 T5 v) L  这个年龄段学生的观点往往很极端,这时我会以一个听众的身份和视角来针对论证的断裂进行提问,一步一步地引导孩子走进当堂课所要讲授的构架之中,这样学生理解和吸收的效率,远大于直接给出结论。
# x" l( o2 Q3 |% L5 R* G3 l* S  历史的发展总有很多重复与循环,比如美国在外交政策上从建国初期的以自保为目的的独立主义政策,到禁止欧洲列强在美洲殖民的门罗主义,再到二战后向欧洲扩张影响纵深的马歇尔计划,这其中的自保-扩张的发展顺序,不仅符合本能和常识,也能在其他国家或个人身上观察到。
) t4 \& i/ d2 N  {+ m- w  这个规律看似简单,但是要理解这个规律的普遍性存在是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去总结归纳的。从这条规律出发,理解起地区冲突和冷战这种强权对峙的局面的必然性以及相应的国际关系形态就比较轻松了。
4 B% l5 P, ]; l6 l2 e( Z  作业设置上,我除了会留一些补充介绍历史背景的阅读材料外,还会让学生写一篇以课上讲解过的话题为题目的essay,让学生叙述历史事件经过并复习思路的展开过程。这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另一方面,因为标化考试绝大部分是选择题和论述题,相应的写作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也是必不可少的。0 b1 X, V# [7 x7 \* ^& k9 ^( F- B
  3
0 c! g* J& j3 W2 I; @  有什么推荐的材料吗?
( s- }6 f9 R& ^  说到推荐的历史学习材料,平时能多读些杂七杂八的各路原文文章自然是好的,但是考虑到学生在国外的繁重课业,我对阅读材料上的建议是少而精。
( Q( P$ h* X" v* g* w& S  这里推荐两本备考材料:
5 U! f" `" r( s! {: K# k$ y6 a  美国史部分,我认为《AMSCO's United States History》是个不错的选择,这本书比较有条理地梳理了美国史上的主要人物和事件。' P. N, `3 Q% ~
  世界史部分,我比较推荐《Traditions & Encounters: A Global Perspective on the Past》,这本书对于世界范围内的历史事件的选取非常有代表性,而且视角在于各个不同族群本身的特性与交流的结果,非常符合世界史的叙述逻辑。
7 C! m0 u4 L3 Z) z8 m/ i0 b- u+ ^5 Z  李飞舟老师有话讲:! `, c* i  b& }2 N# B5 J
  历史是循环的,但是每个循环的细节有所不同,考试需要做到的是掌握循环的特点,以及每次循环下的细节之间的联系的不同,在经过思维上的训练之后,都可以相对比较有把握地准备考试,而不是一味地背诵所谓靠谱的答案。
友情提示: 请千万不要登入陌生网站输入QQ号和密码,以防诈骗。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从哪儿看到的,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合作(Contact Us)|关于我们|小黑屋|Archiver|温莎华人网

GMT-4, 2025-4-18 05:18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