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来咋到
![Rank: 1](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1.gif)
- 积分
- 0
- 比特币
- 1286
- 威望
- 0
- 注册时间
- 2019-2-13
|
据外文局统计,最新一次CATTI考证人数已经突破九万,其中一万人参加了口译考证,这个口译参考数据已经稳定了多年。近年来,近百所大学的翻硕专业每年批量生产数千名毕业生,按理说,口译人才早就应该过剩了!实事是,口译缺口依然很大,新入职口译的薪水不断提升,从原来常见的十几万,提升到二十万、三十万、甚至更高,我有十几位学生今年翻硕毕业,去体制内的都求稳、收入低一些,去体制外的均拿到了二三十万的年薪,最高的拿到了五十万年薪,这是前些年从来没有的情况,做口译的终于扬眉吐气啦~/ Q7 K3 k* P2 d9 l1 O# K7 V f
但口译成材率低却是不争的现实,CATTI口译考证成功率依然在10%左右徘徊;大量翻硕毕业生找不到口译工作,不得不改行;一夜之间,满大街都是自由职业口译,能熬过两年的屈指可数。7 p5 |/ W) O) `3 D; w8 O
为什么呢?
8 |; [+ d1 L- g. S" @ 不就是口译吗? x! x: `8 s3 y+ y: o
人工智能都可以口译了,难道人做口译还不行吗?( d$ O$ M; Z3 f2 r& \1 E
口译成材难主要是三个原因:一是自以为学会了、二是没机会实践、三是结构性学用脱节。1 J1 O, Z0 f, `
第一个问题自以为学会了。
+ c* k$ F5 l7 I' ~$ }; o" s# W: n 多数翻硕学生毕业的时候并没有学会口译,可悲的是,他们自己不知道,误把对口译大致了解当做学会了口译,既没有通过CATTI口译考证,也没有足够的口译实践来检验自己的技能,这样的翻硕毕业生怎么能通过公司口译面试呢?" n# w. z w4 f* u2 n- d: g
还是哲人说得好:人类走入迷途,不是因为无知,而是因为自以为知。& R% S# m3 s5 ?' M, ^3 V" M7 q: D- m
那什么叫学会了口译呢?
$ J; [/ p' c# }4 ] 我请问各位童靴,什么是学会了做饭?什么是学会了游泳?什么是学会了开车?道理都一样,是学以致用,可以用了就是学会了,而不是我花了多少功夫,也不是报了几个网课,或练了多少小时。
9 |" S& O) c! F2 l6 } 口译是信息的有效处理,不管是英汉还是汉英,不管是综合还是实务,都要基本顺畅滴处理了,就是学会了口译,这也是CATTI考证的考点。换句话说,考过了CATTI等于学会了口译。- k# | c6 N {1 }# _# {2 p* i
第二个问题没有机会实践。! K5 E3 y5 a: ]/ `9 H2 ?
假如在偏远地区,实践机会是很少的,必须在开放地区才有机会,我一直推荐北上广的翻硕学校也是这个道理。先考证后实践是自然的顺序。北京有两千家翻译公司,每天都有上百场国际交流活动,这些都是实践的好机会,通过网络就可以搜索到一大半,找不到实践机会只能怪自己太没有用心。在实践中,你会体验书到用时方恨少,很多熟悉的知识早就淡忘了,很多知道的东西在狗头里转,就是说不出来,很多浅显的东西只有听别人提起才有反应。实践环节就像实习期的厨师,每天洗菜切菜配菜,看着师傅颠锅,身临其境,耳濡目染,这些都是课堂上不可能学到的,目的是帮助你消化吸收课堂上的知识,把别人的技能慢慢转化成自己的习惯,把多年输入的知识转化成可输出的知识,才是口译实践目的。1 ]+ n" W; s4 d
第三个问题结构性学用脱节。. _+ Z* V8 }9 q8 c4 G7 y- C$ Y* D
大学翻硕老师大部分没有学会口译,因为读了博士,因为好为人师,因为其它原因选择了教书,这就是结构性学用脱节,没有学会口译的人是无法体验口译的快乐,更无法喜爱这份工作,有的口译老师居然在课堂上劝学生不要做口译,会掉头发,会早衰,会坐飞机太多云云!他们中间也有人想教好口译,来我的课堂偷学,改装无辜,我一般不会点破,可以理解他们的无助和无奈。学用脱节的次要原因是很多翻硕学校纯粹为了敛财才开翻硕专业,根本不懂也不会帮助学生去实践。另外,我发现学生分为两种,一种是一定要彻底弄明白了才能动手实验,另一种是看一眼就敢动手实验,后者比较适合做口译,因为后者能学以致用,不脱节,而花很长时间学习然后期待最佳时间再动手,很容易造成学用脱节。4 c0 U, ]; M4 s' g" v/ C
那怎样才能提升口译成材率呢?1 p3 ~/ n2 O9 T1 {% v
第一要搞清楚自己是不是口译的料,五官端正性格开朗双语基础好特别喜欢口译胸怀天下,大概是这些。
( h1 i6 N4 a0 y, z1 B, c 第二先考证检验自己的实力,养成好的口译习惯。3 \) h: S! a* W! U$ a% |' k
第三去北上广读研,一边读研一边实践,在研究生期间完成一百场口译实践,前面提到的五十万年薪童靴就是这么做的,尽管她考的翻硕学校一般,不在我的推荐学校目录上。) ]* O" e9 A' a! R* Y& z: t( F. |
我和我的同事都是靠口译在北京成家立业的,我们热爱口译,乐意为年轻的同类考证和考研尽一点微薄之力。- ]1 }8 x, c9 f6 r. S2 p9 [; H
这里就是北京新东方学校,翻译寒假住宿班欢迎你。
( g1 m/ ?+ \7 q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