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会员
- 积分
- 62
- 比特币
- 2820
- 威望
- 62
- 注册时间
- 2010-9-10
|
养痈为患,也作养痈遗患、养痈成患,意指留着毒疮不去医治,就会成为后患。近日,皮肤科的一位患者就切身体会到了这一成语的含义。
% m3 t# K% a F % y8 `2 f B' B" u. ?
如图所示,半月前,患者腹部生了一颗小“痘”,有微痛和痒等症状,因为位置偏,没大感觉,患者选择放任自流;但5天后,这颗不起眼的“痘”扩大了“疆域”,并且痛痒的症状愈加明显,患者到药店买了皮肤消炎药外敷;一个星期后,这颗“痘”建起了自己的“城堡”,周边发硬、结痂,后又流脓,至此,患者赶紧来到了医院皮肤科处理,原来这不是“痘”,而是“疖”。' W3 ^% r2 t0 p/ b+ T
“疖”是一毛囊深部及周围组织细菌感染性疾病。诱发因素有:高温环境、多汗、卫生习惯不佳、肥胖、糖尿病、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或其他免疫缺陷疾病等。金黄色葡萄球菌是最常见的致病细菌,其他像是大肠杆菌、绿脓假单胞菌、链球菌等也可造成本病。2 v# D" W& n; S3 G0 w( r2 N9 r
赵本山曾在小品《谁要买车》中笑言:“长在腰上的那叫闷头,长在屁股上的叫火疖子。”其实,任何有毛发的部位均可发病,尤以皮肤经常摩擦与多汗部位最常见,包括皮带下方、大腿前侧、臀部、会阴部、腋下与腰部。
# A _0 }+ r6 W, I' `# r$ Y上图正是“疖”发病的部分过程。它起初多为一浅表的毛囊炎性丘疹,随后炎症向下及周围发展,形成一硬结,顶端可出现黄白色脓栓,伴有红肿及疼痛。数天后硬结可变软,有波动感,可有脓液从破溃的脓栓排出。疖若是数目较多且经常反复,迁延不愈就成了“疖病”,见于免疫功能低下患者。4 l2 }0 W( w) `2 T: Q
/ o' Q s8 U3 t0 H0 d1 v
! ~5 b6 H, d" I2 c“疖”发于小,但不可轻视。较小的脓肿是可能自行破溃,排脓而后炎症自行消退好转。在观察中的患者,可以进行温热湿敷处理。对已经软化化脓的皮肤脓肿,切开引流是最主要的处理方式,一般不建议针吸穿刺脓肿,脓液细菌培养往往是必要的。多数患者会给予外用及口服抗生素治疗,首选青霉素、头孢、大环内酯或喹诺酮类抗生素,也可根据药敏选择适合的抗生素。不要小看一个简单的疖肿病,也有引起败血症的可能,尤其注意是否伴有全身系统症状,如发热,寒颤、倦怠等不适,应及时就医。另外值得提醒的是反复疖发作的患者,需要临床医师进一步排除可能潜在或伴随的其他病症。2 a9 N+ ], _9 c( F' p6 B
“养痈为患”中的“痈”也确系皮肤科中的一类病,与“疖”同属于细菌感染性疾病。痈是数个相通的深部毛囊发炎,及周围组织感染,感染更深层的皮肤。形成一炎症性包块,伴有明显红肿、疼痛,持续数天后中央软化化脓、表面可出现多个脓栓。临床症状较重,可以有局部淋巴结肿大、全身倦怠、发热、寒颤等不适。
9 u5 k4 U( B. u6 w+ P( R9 V, K* ?/ X! s! H4 g2 b
' N4 A1 N$ Y& i3 q; K) J/ O% H! _- I |
|